流动的“海上牧场”!来围观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深海作业 快看
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,拥有1.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,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。发展海洋渔业尤其是远洋渔业是开拓海洋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。在我国广袤的蓝色国土上,耕海牧渔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,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养殖装备正在给海洋养殖注入新活力。
(资料图片)
中国东海,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——“国信一号”正在这里锚泊作业。不同于定海湾1号这样的固定养殖平台,养殖工船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海洋牧场。
“国信一号”长249.9米,排水量达到13万吨,一共有15个养殖舱,近9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,相当于36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,一年能养出3700吨鱼,是全球第一艘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。从鱼苗入舱、投喂养殖、起捕到加工,几乎所有的流程都能在这艘船上完成。
“国信一号”的集控室,相当于整个“国信一号”的大脑。船上布置的2100多个测点,实时监测着养殖水体的各项参数以及养殖设备的运行状况。
在“国信一号”的甲板下,15个养殖舱里养殖着几百万尾大黄鱼。“国信一号”的养殖舱是相对封闭的结构,24小时进行循环换水,确保高密度养殖鱼群始终处于优良的海水生存环境。
为模拟野生养殖环境,形成适合鱼儿游动的旋转流场,养殖舱内的水体始终保持每秒0.2到0.4米的流动速度。智能化的养殖装备,让大黄鱼的养殖密度是普通近海网箱的4到6倍,而大黄鱼的成活率却可以达到95%以上,比传统近海养殖的效益更高。
国信中船(青岛)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工程师孙琳琳:我们始终使得养殖水体处于大黄鱼最适合生长的水温条件下,从而保证大黄鱼的生长速度,这也是养殖工船相对于传统养殖最大的优势,可以为大黄鱼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。
记者采访的时候,正赶上其中一个养殖舱起捕大黄鱼。为了保证大黄鱼金黄的品相,大黄鱼的起捕作业必须在红光灯下进行。整个起捕过程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。在“国信一号”上面,还专门配有大黄鱼加工生产线。起捕后的大黄鱼经过自动分拣、装箱、保鲜处理,最快24小时内就可以端上消费者的餐桌。
作为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,“国信一号”已经运营了近一年的时间。船载舱养模式下,“国信一号”可以根据鱼类养殖特性,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,选择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海域进行养殖,养殖效率更高,还可以自主规避台风等灾害的影响。
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徐皓:这样一种工业化的生产体系,改变原来传统的养殖方式,季节性的方式,就是说我在工船上可以实现全年的生产,每个月都能产出,向市场供应,稳定地供应相应的养殖品种。
作为全球首艘养殖工船,这座流动的“海上牧场”在山东青岛建造完成,建造总师王伟堂告诉记者,这艘船其中的一项技术难点就是在船内建造养殖舱的时候,不仅要留出鱼的生存空间,还需要通过机构设计,使鱼的排泄物等水中杂质便于收集排出。
而且黄花鱼胆小,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,因此,最难的就是如何减少大船运行产生的振动噪声。
有了第一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的设计制造经验,目前2.0版本的建造计划已全面启动。这家养殖企业计划在5年内,陆续投资建造50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,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,年产海水鱼40万吨、年产值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船队。
未来,在我国的深远海域,将会出现更多更大的移动式“海上粮仓”。
(文章来源:央视财经)
标签:
- 01 助力新赛道产业发展 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”落户上海 全球观热点
- 02 全方位布局,用智慧血液方案夯实城市健康高质量发展底盘! 热议
- 03 全球最新:视频|动画6分钟!看山东这样质量强省
- 04 志高洗衣机质量怎么样7公斤_志高洗衣机质量怎么样
- 05 每日速看!成都幼儿园现场审核需要父母都在吗?
- 06 环球速读:崩坏星穹铁道航班取消怎么完成
- 07 每日关注!家常素炒白菜竟能炒出肉滋味,丢几块这个就可以做到
- 08 世界看点:农发行锡林浩特市支行开展“5.15”现场宣传活动
- 09 当前观点:文班亚马:这是铭记一生的特别时刻
- 010 孩子秋季入园怎么报名?东城、朝阳、丰台三区幼儿园招生工作安排发布 今日播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