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太阳能无人机可实现永不着陆,美媒担心其成为东风-21D的眼睛
美国军事专家曾称,中美台海对决,决定胜负的关键将是太阳能无人机。
【资料图】
B-2轰炸机
在近空间飞行器领域,各国主要研究的热点聚焦在平流层飞艇、浮空气球和长航时无人机三个方面。当然这三个领域乍一听起来比较陌生,不如战斗机、轰炸机、航母等话题引人注目,但笔者想说的是,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和技术突破同样意义重大,不光是民用领域,或许军用领域的应用更为重要。本文将以太阳能无人机为例,着重探讨长航时无人机话题。
太阳能无人机,顾名思义,即以太阳能为动力的一种飞行器。说起太阳能无人机,就不得不提无人机,无人机的诞生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有人说战争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,其实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。一战时期,相关科研人员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能否研制一种这样的飞机,既能替代战斗机完成轰炸任务,又不会造成飞行员伤亡。现在来看这种思维,即无人机发展的萌芽时期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
有了想法,自然要去实现,随后英国开始了名为“AT计划”的研究工作,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将无线电遥控器安装在了一架小型飞机上,并且于1917年这架无人机完成了试飞。
英国“AT计划”所研制的无人机
而世界上首架太阳能无人机由美国AstroFlight公司设计并研制,名为“Sunrise”无人机,于1974年试飞成功,但此时的太阳能无人机性能有限,当时只在距离地面100m的高度飞行了20min左右。
不得不承认的是美国在无人机研制方面的确技术实力雄厚,以军用无人机为例,美国拥有“骑士无人机”、“影子200无人机”、“猎人无人机”等多种型号,而且美国在续航能力方面不断创新,早在2002年就开启了下一代无人机的研制。
影子200无人机
此外,美国新一代太阳能无人机“大力神”已经试飞成功,据称这款无人机可以连续飞行6个月左右的时间,飞行高度保守估计在22800米左右。
就太阳能无人机方面的研制,目前来说技术比较成熟的有美、英两国,我国是第三个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。
谈到我国太阳能无人机,有两款代表型号,1)“彩虹-T4”太阳能无人机,2)“启明星50”太阳能无人机。
“彩虹-T4”太阳能无人机
首先来看“彩虹-T4”太阳能无人机,翼展达45米,极限升空高度保守估计20000米,留空时间在24小时左右。
“启明星50”太阳能无人机起飞图
再来看“启明星50”太阳能无人机,于2022年9月3日成功试飞,翼展达到了惊人的50米,巡航高度至少也在20000米以上,可以说相对于“彩虹-T4”有了质的跨越。这是因为翼展越宽,无人机在上升过程当中升力会越大,即升阻比有了显著提高。通过上图可以发现,其翼展很大,而机身表现为“狭长”,相对来说小很多。暂且不论这种设计下强度是否达标,这是因为想依靠太阳能升到平流层高度,就必须采取这样的设计,反观其他国家高空太阳能无人机,也是这种设计布局。“启明星50”也是继“彩虹-T4”之后,国内最先进的太阳能无人机。
“启明星50”太阳能无人机仰视图
再加上未来对其持续改进,完全有可能做到飞行几个月时间,甚至更长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称太阳能无人机可以“永不着陆”的原因。
再来看下一个问题,太阳能无人机研制的难点有哪些。
总的来说,发展、研制无人机有三个技术难题,分别是太阳能的有效转换、夜间以及极端环境情况下能源供应和先进的复合材料问题。
其一、太阳能的有效转换。太阳能无人机的动力来源太阳辐射,然后太阳能电池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,进而驱动螺旋桨产生动力。但是,问题来了,如何才能使太阳能高效转换为电能。这里引入“比功率”的概念,用其来衡量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性能,即该值越高,可更高效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。
太阳能无人机的能量传递过程
这里举几种比功率较高的几款太阳能电池,CIGS柔性薄膜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为27.6%,砷化镓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高达 30%,而后者是很具有代表性且很先进的一款太阳能电池。通过以上两个数据可以看到,有效转换率依旧比较低。目前最先进的当属多结太阳能电池,其转换效率为46%,但是其技术要求和造价都很高,一般常见使用于人造卫星。
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图
其二、夜晚以及极端情况下太阳能无人机的能源供应。在白天或者太阳直射较好的情况下,无人机不用过于担心能源问题,但是假设一种情况,夜晚或者太阳辐射强度较弱的时候,如何保证能源供应成为了第二个难题。
此时就需要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来保证能源供应,目前来说太阳能无人机主要使用锂离子电池来作为蓄能系统,而且同时需要考虑一个问题,即使用的蓄电池重量要足够轻,而高能量密度便能解决这个问题。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为松下生产的 NCR18650b 锂离子电池,其能量密度达到了 250Wh/kg,已经具有相当优异的性能。
锂离子电池
其三、先进的复合材料问题。不同于战斗机和轰炸机有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作为动力源,相对来说,太阳能无人机的动力有限,而且要长时间在平流层执行相关任务,则在无人机设计之初,就需要保证无人机在满足强度和设计标准的条件下重量足够的轻,这样才能在动力有限的情况下上升到既定的高度。
复合材料
而复合材料则成了首选,这是因为其有多种好处,如比强度高、抗疲劳能力强、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势。一款先进的无人机复合材料的使用可占总材料用量的90%以上,而且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,这对于太阳能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长时间飞行相当重要。举例来说明,比如碳纤维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。
美国RQ-4A全球鹰无人机
以美国“全球鹰”无人侦察机为例,整机起飞重要仅有11640kg,对外售价更是高达4.9亿美元。
那么,“启明星50”太阳能无人机成功试飞,有何实际意义。
先来说笔者本人的答案,笔者认为其未来在军用领域的应用可能大于民用领域,下面来解释为什么。
大气层划分
首先,就其造价成本来说,没有战斗机乃至轰炸机昂贵,而且后期的维护费用较低。其次,使用寿命长,可执行多种任务。再有,太阳能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大多在平流层,这是很多战机无法抵达的高度,而且假设用于实战,对方很难使用武器将其击落。
就其民用来说,可以充当“卫星”的作用,比如保障偏远地区的移动通信,还可作为一定程度意义上的“预警机”,比如自然灾害的预警等等。
SR-71黑鸟侦察机
从军事角度来看,其应用范围将更广。假设在战争场景下,在战争即将开始时,可将一定数量的太阳能无人机升空,从而大面积收集情报,其侦察机的作用,做到对整个战局的把控,还可将其使用于海域监督等领域。
而且就其侦查效果来看,可能在效果方面甚至比侦查卫星还要好,原因很简单,因为其距离地面近。
东风-21D
回到文章开头,美媒甚至担心我方太阳能无人机成为东风-21D导弹的眼睛,从一定程度上来说,有了太阳能无人机,我方导弹打击精度将会得到不小的提升,东风-21D也将成为更强大的“利剑”
标签:

